功夫茶习俗在闽南老年群体中得到较好的存续与传承,被称为“老人茶”。随着时代进步,生活节奏加快,不少年青人嫌泡功夫茶麻烦费时,存续出现危机。如今正申报将其加入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,急需加强保护传承。
茶圣陆羽写了本《茶经》,主张喝茶叶的本味,鄙视煮茶时加入葱、姜、枣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之类的做法。那时候还是制作饼茶,喝的时候捣成粉末,在开水中煮,加盐。仍属于煮茶。
乌龙茶的制茶师绝对是茶产业中最值得尊敬的“匠人”。不同品种火候不同工艺的组合,让乌龙茶“香水”般奇妙又多样的香调,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老茶客。
文化是由争论产生的,而中国的茶文化正建立在千变万化的个性基础之上,茶叶这种丰富的个性,让茶文化被人们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和探讨,这就是茶文化的魅力所在。
所以,武夷茶道溶入道家尊崇自然的天地观,佛家众生相,又以儒家“中庸致和”为基础,有着浓厚人文哲学思想,种茶讲究取法自然,制茶讲究看青做青,品茶讲究体会真味,茶艺以品茶为主,重在“以茶入道”。
岩骨花香,飘香五洲。产自世界“双遗”武夷山的岩茶,是中国乌龙茶的代表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,它更应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精神、讲述中国故事最直观、最具象、最温暖的语言。
有的茶,即便是喝到最后的那几水,依然能识别它的不同。辨识度高,是一泡茶能被称之为好茶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四月初的武夷山,昼夜温差很大,夜间最低气温只15度左右,白天最高气温逼近30度。山上的茶,在一片苍翠宁静的山林,继续蓄涵着养分,不急不慢的生长。
所以,我们在想,一个企业真正得以延续数百年的原因,不仅是靠那代代相承的“敢为人先”的超前经商意识或其它,更是他们明白世间万物,有舍才有得……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