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武夷山有一种品质极为优异的名种茶树叫”不知春“。为什么叫不知春呢? 传说有个叫寒秀堂的书生...
早在清道光(1821年),小湖镇(时属瓯宁县,今建瓯市)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。 清道光《瓯宁县志》记述:“水仙茶...
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为何会起源于武夷山呢?笔者认为,当是从散茶及松罗茶制作工艺演化而来的。 我们知道,无论是最早记载的唐代“...
多年前《闽北日报》武夷山副刊举办过一次茶征文,有题倡导绿色环保的散文《自带一只小茶杯》脱颖而出;不久该文又在一次网络征文...
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有三棵六株,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,根据联合国批准的《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》,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。
“作为正山小种中的极品,金骏眉必须选用海拔800米至1400米的原生态武夷菜茶的茶芽做原料。”而采摘原料的最佳时节正是清明节前后。江元勋带领我们参观采茶地,绿油油的茶山,聚满了忙碌的采茶身影。
我们当然无需更多地去想象春夏秋冬、晨昏朝暮、阴晴雾雪给武夷山穿上怎样的外衣。那种山容、山骨、山气、山韵什么时候都会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,不管你攀上峰岩,还是缘进洞谷。
武夷山风景区茶区自古以来就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,区内面积70平方公里,其主要范围东至崇阳溪,南至南星公路,西至高星公路,北至黄柏溪。
岩骨花香,飘香五洲。产自世界“双遗”武夷山的岩茶,是中国乌龙茶的代表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,它更应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精神、讲述中国故事最直观、最具象、最温暖的语言。
四月初的武夷山,昼夜温差很大,夜间最低气温只15度左右,白天最高气温逼近30度。山上的茶,在一片苍翠宁静的山林,继续蓄涵着养分,不急不慢的生长。